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区别有定义不同、分布区域不同、水源不同、产地不同等。
1、定义不同
灌溉农业主要是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绿洲农业是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是地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
2、分布区域不同
灌溉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天然降水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依靠人工补给农田水分。绿洲农业,也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是指干旱荒漠地区,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
3、水源不同
灌溉农业的水源主要来源是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源是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
4、产地不同
灌溉农业多以片状分布部,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这些地区都发展了灌溉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主要分布于西亚、美国的中西部地区、苏联的中亚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及北非地区、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青海绿洲农业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条件既有水、土、光、热等资源优势,又有高寒、干旱、盐碱、风沙等劣势。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经常处于失调,水、土、光、热之间难以互相有效结合,以致自然生态脆弱、植被稀疏、光能利用差、生物产量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处于低水平状态,是一个低效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和干旱的加剧,盆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此,要实行保护与建设并举,在保护好现有沙生植被的同时,采取积极建设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土地工程、生物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实施现代农业技术。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建设绿洲农业。
在绿洲农业内部,优化农、林、牧结构,在保证口粮田的基础上,加大林草比例,加强人工灌溉林草建设,建成“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防治和逆转盆地沙化趋势,使盆地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区别有性质不同、地区不同、由来不同等等。
1、性质不同
灌溉农业是一种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绿洲农业是一种分布于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
2、地区不同
灌溉农业的地区是主要分布在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地区是青海省的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
3、由来不同
灌溉农业的由来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绿洲农业的由来是在干旱荒漠地区宜农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开辟。
河谷农业的优势条件如下:
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3000~4000米,光照充足,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常把暖湿气流从下游谷地吹进来,年降雨量达200~350毫米左右,谷地内牧草茂盛,畜牧业发达,成为西藏的主要农业基地。
峡谷的平均落差达到了5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这个海拔较低的大峡谷显然成为了西南季风的水汽通常。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5度的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谷农业
本文来自作者[向晴]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17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向晴”
本文概览: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区别有定义不同、分布区域不同、水源不同、产地不同等。1、定义不同灌溉农业主要是通过各种农用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调节土地温度、湿度和土壤空气...
文章不错《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