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后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
如果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地下沉。正确的自救作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待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只要能维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进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措篑。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对于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多是遇到了意外,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此时可改用仰泳体位,先用单手抓住患则的大拇趾抽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侧腿肚子,即可缓解,若手腕部肌肉痉挛,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另一只手辅以按捏即可。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务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在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相反,心慌意乱造成周身肌肉的紧张体力过早耗尽而发生溺水。在湖泊之中游泳时,由于对水情不熟一旦发生水草缠足的情况,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迅速将缠足的水草解脱,然后循来路退回,不可继续深入。而在江河之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漩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漩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以防被强大的漩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救生意识是你获救的唯一希望。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若不会游泳最好不要冒然下水救人,首先应向有人的地方高声呼叫,同时尽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飘浮物抛给落水者,如救生圈、木块等。如实在没有,救助者可迅速脱下长裤在水中浸湿,扎紧裤管充气再扎紧裤腰后,抛给落水者。并告知不要试图爬上去依靠它挣扎上岸,只能用手抓住,借以将头浮出水面呼吸,耐心等到救援人员到来;救助者也可找到长竹竿、长绳或将腰带围巾连接后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如果在冬季发现踩破冰面的落水者,救助者一定要伏卧在冰面上向其接近,尽量减轻身体局部对冰面的压力,以防压破冰面跌入水中,然后在将围巾、长绳或竹竿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
如果救助者会游泳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有条件者应尽可能携带飘浮物下水救人,让落水者抓住飘浮物救助者再协助其游向岸边;如果没有飘浮物,救助者向落水者接近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其抓住,最好从落水者的背后靠近,一手从落水者前胸伸直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拉出水面,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脱向岸边,对于神志清醒者要大声告知,只有放弃挣扎听从指挥才能活命。在救助过程中一定要使落水者的头面部露出水面,一可以保证其顺利呼吸,二可以减轻落水者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减少挣扎,使救助者能够节省体力、顺利地脱离险境。救助者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是十分危险的情况,因为在水中与其纠缠将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最终将无法实施救助甚至体力耗尽而丧命。所以,救助者在向落水者接近时要尽量避免这一不幸的发生。
救助中要看清落水者的位置,快接近时即潜入水下绕到其背后,用单臂夹住其头部实施救助,这样可以使落水者无法抓到你的任何部位。救援时如下慎被溺水者紧抱缠身,救助者应临危不乱,将落水者向上托出水面的同时自己主动下沉,落水者一旦在水面上呼吸到空气就不会拚命抓紧下沉的人体,此时救助者再伺机解脱完成救助。
溺水者被救助上岸后,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与挽救其生命至关重要。那种上岸后只顾空出吞入胃内的水或争分夺秒转送医院的作法都将贻误最有效的抢救时机。
首先应清除溺水者口中、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取下活动的假牙,以免坠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紧裹胸壁的内衣、胸罩、腰带等,使呼吸运动不受外力束缚。这个过程应火速完成。
对于尚有心跳呼吸,但有明显呼吸道阻塞的溺水者,先行排水处理,方法是:救助者一腿跪地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使其实部下垂,然后拍其背部使口咽部及气管内的水排出。排水处理应尽可能缩短时间,动作要敏捷,如果排出的水不多,绝不可为此多耽误时间而影响其它抢救措施。
如判断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立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在最初向溺水者肺内吹气时必须用大力,以便使气体加压进入灌水萎缩的肺内,尽早改善窒息状态。在现场抢救的同时应迅速请医务人员到场参与抢救。经现场初步急救后,应迅速转送附近医院继续心肺复苏治疗。在转送途中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下应间断。
经现场急救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以后,可脱去湿冷的衣物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保暖;如果在寒冷的天气或长时间的水中浸泡,在保暖的同时还应给予加温处理,将热水袋放入毛毯中,注意防止烫伤发生。
「儿童溺水的抢救 」
每年的夏天,总听说有儿童因溺水被夺去年幼的生命。如果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学会溺水现场的急救方法,无疑可使垂危的孩子起死回生,减少悲剧的发生。 溺水急救,关键在一个“早”字。溺水后,呼吸道被水分阻塞,支气管痉挛,肺部无法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严重缺氧。也可因冷水或吸入性刺激引起喉头痉挛,声门关闭,呼吸、心跳骤停。人体内的氧储备极少,呼吸完全停止后只能维持机体6分钟的代谢。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会停止,脑细胞死亡。因此,溺水儿童被救上岸,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忙找医生或送医院,而是争分夺秒通气、复苏。
首先,迅速检查孩子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孩子嘴唇发紫或苍白、呼吸缓慢或停止、刺激后无反应,脉搏摸不到,心前区无跳动感,可能呼吸、心跳已停,要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的具体方法是,让患儿仰卧,解开颈部领扣,用手抠出口腔和咽部异物,如呼吸道内有污水、血块或呕吐物等堵塞,应设法将其吸出,使气道通畅。抢救者一手托住其下颔,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舌头后坠,保证气体进入呼吸道内;另一手捏住其鼻孔,自己深吸一口气,将口紧对着患儿口内用力吹进,即刻可见患儿胸部鼓起,然后将口离开并放松鼻孔。此时,患儿胸廓会自动下陷而呼出气体。如此反复,连续进行,每分钟吹气20次左右。若孩子年龄小,频率可稍快,但每分钟不应超过40次,一直到自主呼吸恢复为止,不可轻易放弃。只要动脉有搏动,散大的瞳孔有收缩,就有希望复苏。每次吹气量不宜过大,以使患儿胸廓及腹部稍抬起为度,过大可引起孩子肺泡破裂。
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方法是,将溺水儿童仰卧于硬板或平地,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抢救者先将左手掌平放在患儿心前区,右手握拳,锤击左手背数次,以使心脏复跳。力量强弱则根据孩子的大小而定,若是大孩子,用的力量也应大一些。无论有效与否,应接连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一手掌或双手掌置于胸骨下段(相当于两乳头的水平中央处),将肘关节伸直,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进行适量的压迫动作,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造成肋骨骨折、气胸、肝脏破裂等并发症,每分钟80次左右。
如一人抢救,应同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按15:2的比例进行,即每按压心脏15次,作人工呼吸二次,反复交替。
抢救1分钟后,可检查一下颈动脉搏动情况,此后每分钟检查一次。如颈动脉有搏动,口唇青紫好转或瞳孔由大变小,表明抢救有效。在抢救的同时,设法急送附近医院,以争取更加完善的抢救措施。在转送途中,不要停止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等抢救方法。
对仍有呼吸、心跳的患儿,可给予倒水以帮助呼吸。方法是,将患儿俯卧于肩上,头足均下垂,抢救者扛其来回跑动。这样,一方面促使水从肺部排出,另一方面也有协助呼吸的作用。
急救后很快苏醒的患儿,可喝一些红糖姜汤或浓茶水,应用5至7天抗菌素,以防吸入性肺炎。对窒息时间较长,虽然通过抢救恢复心跳呼吸,但病情仍较危重的,应在医院观察治疗。
正确的水中救人的方法
溺水施救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快救出水面(水中施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倒水 、恢复心跳呼吸。
(1)?伸手救援是指施救者直接向溺水者伸出手,将溺水者拖出水面的救助方式。适用于施救者与溺水者的距离触手可及,且溺水者仍清醒的情况。用这种方法施救存在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施救者很容易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因此,救援人员应尽量使用木棍、绳子(如皮带)等物供溺水者抓住,尽量避免双手与溺水者的手直接接触,万不得已时可直接伸手,以免发生意外。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施救者先侧身站在相对稳定的扁平实心物体上,确认自己稳定后才能施救。特别是他要避免正面面对溺水者,同时要防止脚下可能的打滑,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在牢牢抓住溺水者时,施救者要慢慢向后拉,千万不要动作生猛,以免受伤。在抬起溺水者时,施救者必须尽可能降低自己的位置,重心向后向下。
(2)?借物救援这种方法是借助一些物体(如木棍等)将溺水者拉出水面的方法。适用于施救者离溺水者很近(几米以内),溺水者还清醒的情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施救者应尽量站在远离水面且能够看到溺水者的地方,将能延长距离的树枝、木棍、竹竿等施救物送至溺水者面前,并指导其抓紧。这时要注意避免硬物对溺水者的伤害。
我们应该从溺水者的侧面将它们横向移动,不要直接伸向溺水者的胸部,以防被刺伤。只有在确认落水者已经牢牢抓住伸缩物的情况下,施救者才能拉住落水者。它的姿势和伸手救援是一样的。首先,采取侧身姿势,站稳,降低重心,请落水者配合,将其拉出。在拉的过程中,如果施救者突然失去重心,应立即放开手,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然后,想办法抢救。
(3)?抛物救援是指抛掷绳索、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圈、木板、圆木、汽车内胎等)的救援方法。)给溺水者,适用于溺水者远离施救者,无法靠近溺水者,而溺水者还清醒的情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抛绳前,在绳前端系一重物。比如可以把绳子的前端打个结或者把衣服捆成一个球,有利于投掷。
另外,一定要提前大声呼叫,与落水者沟通,让其认识并接住抛掷的物体。投掷物要扔在溺水者面前。如果是河流淹溺,要预留一定的提前量,以免伤到溺水者或者落在溺水者后面。这样就要再扔一次,浪费时间。最好有绳索与营救者相连,这样有助于尽快救出落水者。此时,施救者也要注意放低姿势,保持重心向后,站稳,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
(4)?划船救援是指利用救生艇划到溺水者身边的救援。这种方法适合在水域较宽、有船的地方溺水,最好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救援人员参与救援。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救援船只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小舢板或者小橡皮艇等小型船只,救援人员一定要经过专业培训;否则在拖拽溺水者时容易导致翻船,造成更大的事故。
(5)?游泳救援也叫下水救援,是最危险的一种救援方法。只有在以上四种救援方法都不可行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这种方法。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最好是水性好,熟悉和了解水情(如流量、水温等)的人下水。).此外,施救者还应评估自己的体力和身体状况。如果他能力不行,那就另想办法。不要强行下水救人,否则会造成双重不幸。
怎样减少溺水事件发生?
预防溺水,首先要远离水,避免在水边追逐玩闹,以免失足跌入水中。其次,需要加强学龄前儿童的管理,加强儿童健康教育、避免独自外出游泳。减少儿童淹溺死亡的发生。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在春夏季节让儿童少去河塘游泳,避免去不熟悉的河中游泳,避免独自外出游泳。如果家中有老人,尤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应该加强照管。
在洪水灾害中,一旦有人溺水应当立即施以援救,然而,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可以成功救助被溺者。正确的水中救人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如需要下水时,应脱掉鞋、衣裤,无阻力地下水,并从背面侧面接近落水者,以侧、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处。
②在流动的河水里,应该朝下游一点的地方游,因为落水者本身也在往下漂。
③万一被落水者抱住,不要慌张,先将被救者手脱掉,再从后面救助,用左手伸过其左臂腋窝抓住其右手,或从后面抓住其头部,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到安全处。
对于落水者来说,应积极配合他人的救助。被救者与救助者互相配合才能成功。配合的方法如下:
①在水中要镇静,双手划动,观察救助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②不要呼喊、招手,储存体力,等待援救是最重要的。
③当救助者游到自己的身边时,不要乱打水,蹬水,应配合救助者,仰卧水面,由救助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
本文来自作者[乌孙崇军]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233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乌孙崇军”
本文概览: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后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 如果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
文章不错《发现有人溺水应采取哪些救护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