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机制作。
虽然日本警方此前表示凶手使用的是“手枪”,但多张现场和多段现场视频则显示,凶手使用的枪支并不像是传统的手枪,枪支的威力也更大。
军事专家白孟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目前流出的现场照片和视频准确无误的话,凶手使用的更像是锯掉枪托的霰弹枪,而不是手枪。
因为通常而言,霰弹枪呈现双枪管并列的特征,每一根枪管上都有一个简单的击针/击槌结构。而从现场射击视频来看,枪声以及开枪后的烟雾明显比较像是滑膛武器,所以是霰弹枪的概率很大。
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是师团,它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
日军陆军编制奇特:从分队到师团在二战时独树一帜。日军参照旧德国陆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并仿效一战美军师的庞大火力与人数,在二战时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的设置自1886年开始,到七七事变开始前,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作战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相当于北洋军的"协")、 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山地师、把大炮拆散用骡马背驮行军的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山炮)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50毫米步兵炮),总编制人数为28500人;一是平原师、用骡马拖行大炮的挽马制,炮兵联队有四个大队(36门75mm野炮与12门120毫米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野炮)与一个速射炮中队(4门37毫米速射炮),总编制人数为25000人。此外还有 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2个骑兵联队与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毫米榴弹炮与12门75毫米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野战(攻城)重炮兵联队(16门100毫米加农野炮)、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8门150毫米加农野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 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 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36门75mm野炮与12门75mm山炮的较弱设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挥的第五常设师团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设师团,用一个师团的人员装备作为补充人员,使得板垣师团可以一分为二,历经南口、平型关、金山卫登陆、忻口、太原、南京、临沂等多次惨烈损失后,战斗力依然不减,能以一个师团之力攻克广州)。大龄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十三、十八和特设师团,因战斗斗志不强,表现不佳而在1940年前陆续被取消回国。
抗战中由于做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对三三制的八路军、苏军作战时会行动不便,因此、又在华北搞出了警备三单位制师团,即一个师团的组成包括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24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飞柏]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234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飞柏”
本文概览:使用的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机制作。虽然日本警方此前表示凶手使用的是“手枪”,但多张现场和多段现场视频则显示,凶手使用的枪支并不像是传统的手枪,枪支的威力也更大。军事专家白孟...
文章不错《山上彻也用的什么枪》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