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午》宋张耒
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拼音:
《hé duān wǔ 》sòng zhāng lěi?
《和端午》宋张耒
jìng dù shēn bēi qiān zǎi yuān ,zhōng hún yī qù jù néng hái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guó wáng shēn yǔn jīn hé yǒu ,zhī liú lí sāo zài shì jiān 。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和端午》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七言绝句。这首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其中最为经典的“忠魂一去讵能还”写出了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注音 ㄉㄨㄢ ㄨˇ
拼音 duān wǔ
基本释义
⒈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
英文 see 端午节|端午节[Duan1 wu3 jie2]
德语 Drachenbootfest (S)?
法语 Fête des Bateaux-Dragons
国语辞典简编本端午「ㄉㄨㄢ ㄨˇ」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主要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贞爱国,投江而死,所以至今民间仍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
造句端午佳节时,河边挤满了观看龙舟竞赛的人潮。
国语辞典修订本端午「ㄉㄨㄢ ㄨˇ」
⒈ ?农历五月五日。参见「端五」条。
引《谈征·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说文,午,牾也,五月阳极,阴气仵逆阳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时,正阴阳冲会之时,所以谓之端午。」
引证解释⒈ ?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引《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 汨罗 遗风也。”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 赵翼 《陔余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 郑 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⒉ ?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引张说 《上大衍历序》云:‘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 宋璟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本文来自作者[凌兰]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241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凌兰”
本文概览:《和端午》宋张耒原文: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拼音:《hé duān wǔ 》sòng zhāng lěi?《和端午》宋张耒jìng d...
文章不错《和端午这首关于屈原的端午节古诗我需要带拼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