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有哪些?_1

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有: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仅供参考: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

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六年级数学必备知识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 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相当于”“是”、“比”是 “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2,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3/5,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是:50×(1+3/5)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 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6、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六年级数学知识重点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如下: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16℃读作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上16℃;-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下16℃。

5、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6、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

本文来自作者[含芙]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2703.html

(27)
含芙的头像含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含芙的头像
    含芙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含芙”

  • 含芙
    含芙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有: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

  • 含芙
    用户092106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有哪些?_1》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