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动植物是怎么改变自身结构适应环境的?

A、光照→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如:分布在草原和荒漠中的大多数植物,生长于森林采伐迹地上的乔木和灌丛,人工栽植的农作物和果树等,都属于喜光植物,典型的树种如油松、落叶松、侧柏、洋槐、泡桐、桉树等.喜阴植物大多生长在林下、背阳或荫蔽的地方.

B、赤道→两极:各种不同的植被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草原带.

C、沿海→内地:森林—草原—荒漠

D、山麓→山顶:垂直分布的植被带,如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植物对温度的适应.

一开始,大家都发生随机的改变.不适应的那些都死了.剩下的自然就是适应的.然后,这些适应的继续发生随机改变.变得更不适应的那些都死了.剩下的就是更适应的.与此同时,环境也在改变,有时逐渐,有时突兀.不适应新环境的那些都死了.剩下的就是适应新环境的.后来,在各种各样的随机改变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改变方式.它不是输出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先从环境里获得输入,然后给出一个相应的输出.大部分这种改变的结果很糟糕,它们都死了.但在某些环境下,有几个这样的改变很成功.它们活下来了.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两类改变方式.可以改变生物体的特征本身,也可以改变生物体应对环境的方式.最后,智慧生命诞生了,随之而来的是真正的文化.于是我们可以用“学习”来广泛地、后天地改变我们自己应对环境的办法.所以现在我们有三种“改变自身结构适应环境”的手段.第一种,靠随机的突变,直接改变我们的结构.第二种,靠固定的生理机制对环境做出回应,改变我们的结构.如果这生理机制不够好,参见1.第三种,靠学习与文化改变我们的结构.如果学习和文化能力不够用,参见1和2

本文来自作者[白萱]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2994.html

(29)
白萱的头像白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白萱的头像
    白萱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白萱”

  • 白萱
    白萱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④白杨树生长在多...

  • 白萱
    用户092101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动植物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