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
传话的人将盗跖的话向孔子及弟子们复述了一遍。
孔子想,既然大老远地来了,说什么都得见上盗跖一面。尽管刚才那些话说得阴森可怖,让人不寒而栗,孔子还是故作镇定地说:
“麻烦老哥再向柳将军通报一声,就说鄙人是将军哥哥柳下季先生的朋友。我和将军的哥哥交情不错,希望将军能赏脸见我一面。”
传话的人又去将孔子的话向盗跖通报了一次。盗跖说:
“既然这样,就把孔丘给我带上来。”
孔子听见盗跖要召见,就疾步前行,小跑着进了盗跖的大帐。不想由于紧张,孔子走得离盗跖有点近。孔子想了想,这样的距离有点不合乎礼仪规范。于是,他又向后退了退,离开席子,以示敬意,并且深深拜了两拜。
盗跖听见孔子来,就有些上气,因为打心眼里,他就看不起读书人,而且十分厌恶那些鼓动唇舌以迷惑君主、求取权势富贵的人。今天,孔子既然来了,盗跖自然要耍足他“山大王”的威风。孔子进来时,盗跖满脸怒气,横七竖八地伸展两腿,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剑柄,瞪大双眼,露出杀气。
盗跖心想:
你们不是喜欢以礼仪教化人么?我就是要这样不成体统、凶神恶煞地呈现在你们这些正人君子流的面前,看看你们是如何的反应。
孔子正战战兢兢给盗跖行礼的时候,盗跖忽然大吼道:
“孔丘,往前走说话!你今天来到我这里,我之所以见你,是给我哥哥面子。但是你记着:你所说的话,如果我听着顺耳,你还可以活着回去;你所说的话,如果不中听,不光是你,连你的弟子们都得横尸出门。”
盗跖这声音,中气十足,正如猛虎啸山林,有振聋发聩之感。
孔子虽然有些小怕,但是大场面见多了,还是能够压得住台子。他镇静了一下,缓缓言道:
“将军稍安勿躁,且听孔丘一言!
丘听说了,大凡天下的人,有三重美德值得颂扬:第一种是先天的美德:那就是身材修颀,容姿俊美,天下难寻其二,无论是三尺顽童、还是耄耋老者,无论是贫无立锥、还是富可敌国,见了这样的人都啧啧称美、交口赞誉,这算是上等美德。
其二呢,就是智慧包罗万象、知识囊括天地;能够清楚明白地分辨一切事物;这是中等美德。
还有一种美德那就是:勇冠三军,为人强悍,做事果断,能够以其谋略聚集众人,组织军事力量斩将搴旗,这种美德虽然威风八面,不过,只能算是下等的美德了。
为什么丘要在这里说这三种美德呢?是因为,谁都知道,凡是天下人,只要具备这三种美德中的一种,就足以南面而坐,称王称霸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最差作个诸侯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事。丘之所以说这三种美德的原因,还有就是,丘有点替柳将军惋惜。将军您想想:
您是兼具丘前面所说的那三重美德於一身的人,这话怎么讲呢?
看看将军您:身高一米九零左右,面容俊秀,目光炯炯有神;嘴唇如光鲜亮泽的朱砂,牙齿整齐洁白如顺序排列的螺壳。将军您一发声,正如黄钟之音般和谐悦耳。
将军人才如此,而外界都称您为‘强盗阿跖’,丘真有点为将军叫屈,为将军惭愧啊!
将军如果有意听取我的意见,想改变形象,重新开创新事业的话,丘愿意奉犬马之劳。丘可以为将军向南出使吴、越二国,向北出使齐、鲁二国;丘还可以为将军游说东边的宋、卫;西边的晋、楚。当然,前提是将军愿意!如果得到将军首肯,那么,丘就可以让这些国家一起为将军兴建方圆数百里的城池,为将军兴建数十万户人口的都邑,这样的话,将军也就可以成为一方诸侯;这样的话,将军就可以与天下人一起开创新的历史局面;这样的话,将军就可以停止战争、让士卒休养生息;这样的话,将军就可以收容抚养兄弟,供祭自己的先祖。
这些,才是圣贤之人、才学之士应当奉行的理念,才是圣贤之人、才学之士践行的坦途;这些,才是天下人共同的心声。不知将军对此作何感想?”
(未完待续)
“盗亦有道”这个成语,简单一点解释,就是强盗也有自己的道理,也讲道义。
很多武侠小说里,实都在刻画这个“盗亦有道”,例如,盗帅楚留香,盗圣白展堂,盗神:姬无命,盗仙:血翼龙(都是虚构的人物)
其实可以先说一下“盗”跟“偷”的区别,一般“盗”的层次此“偷”要多,“盗”被刻画的算是个中性,“偷”纯粹是一个贬义,而且在古代,小的叫“偷”,像“鼓上骚”石迁这种,小偷小摸,但“盗”就不一样了,最早的“盗”可以解释到强盗,强取豪夺,造成的损失要大,范围要广,基本上能盗的名正言顺,不背人的那种,例如江洋大盗。
可以简单的说“偷”没有底线,“盗”一般存在他们自己的道义的,所以叫“盗亦有道”。
抛开武侠小说不说,其实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个可以称得上盗王的叫盗跖。
盗跖何许人也?
在正史中没有提到过,可但在孟子、庄子、司马迁等人的作品里都提到过他。盗跖的具体生卒年没有记载。但却有此人,
《庄子》中记载盗跖在最猖狂的时候率领盗匪九千人到处流窜作案,横行天下,打家劫舍,偷人牛马,杀人越货,无人能擒获之。
我们看《秦时明月》把他拿到战国时期,纯属渲染艺术效果,并不坐实。
但盗跖打家劫舍基本上有选择,也就是所谓的劫富济贫,这也是庄子所要表达的,盗亦有道。
关于盗跖,其实和我们的孔夫子还有一段故事,
说孔子在盗跖的门口多次请求盗跖接见他,对盗跖的仆人说:“孔丘有话告诉高贵的柳先生,如果柳先生能接见我,我一定会倍感荣幸。仆人告诉盗跖,盗跖说:“让孔子进来!”孔子小心翼翼的快步走进帐去,又远离坐席不敢靠近盗跖,向盗跖深深施礼。盗跖一见孔子大怒不已,伸开双腿,按着剑柄怒睁双眼,大声说:“孔丘你上前来!你所说的话,合我的心意,我就饶了你,不合我的心意我就杀了你。”孔子吓的半死,诚惶诚恐的说了一些儒家的大道理。
盗跖一听勃然大怒,把孔子骂的狗血喷头,盗跖说:“孔丘你的这套主张,颠狂失性,钻营奔逐,全都是巧诈、虚伪的东西,不可能用来保全人的真性,有什么好跟你谈论的呢!如今你孔丘还一心想把你的主张传给后世子孙,想贻害无穷么?你穿着宽衣博带的儒式服装,说话与行动矫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而且一心想用这样的办法追求高官厚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人为什么叫你盗丘,反而竟称我是盗跖呢?”
可能有些读者会问,像我们的孔夫子何故会去拜见一个强盗,这个呢,其实盗跖名字姓柳,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是名门望族,盗跖其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哥哥,叫柳下惠,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坐怀不乱的那个,被后世成为和圣,
传说有一次秦国攻伐齐国(此时齐已灭鲁),下令士兵敢有侵扰柳下惠墓地的杀无赦。
当然我们的孔夫子拜见盗跖先生,有一部分是处于礼貌,毕竟是名门望族,而且庄子记载孔老夫子和柳下惠(盗跖他哥)是好朋友,而且由此可见其实盗跖不缺钱,属于个人爱好,还有一部分是想教化盗跖,怎奈话不投机半句多,
庄子的《盗跖》把盗跖写的“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意思是盗跖长的又高又帅,人见人爱!所以说巨大的反差,身份(贵族和强盗)
长相,让盗跖灰常的迷人。
当然,盗跖和孔子的徒弟颜渊也有点关系
主要体现在一个成语上,
颜渊其实是孔子名下名气比较大的,也是甚得孔子欢心的,孔子说他贤德第一,可能我们提到他另外一个名字你就知道了,颜渊又叫颜回,是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说的他,不过颜回英年早退,
这层关系是后人强加上的,本身两个人属于风马牛不相及的。盗跖颜渊。
这个成语出自关汉卿《窦娥冤》
词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意思就是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翻译成现在的俗语就是老天你无眼呀,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关于“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尉迟春荣]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55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尉迟春荣”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三)...
文章不错《孔夫子能够说服强盗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