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顺口溜二十四节气歌叫《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汊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诗介绍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后面是什么呢,你知道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节气歌背诵口诀
二十四节气歌(客语民谣)
词:秋林(改编)
曲:秋林?
唱:秋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莳田] 白露[耘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 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
释:[犁田] 翻地的意思。
[番豆] 指的是花生。
[莳田]种禾稻。
[耘田]在种完禾稻之后的一段时间,要把稻田里的杂草拔掉,把长得太多的禾苗拔掉一些,扶正禾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施肥。
[打禾]收稻谷的意思。
歌曲简介:客家人绝大部分都是以耕田为生,尤其种水稻,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二十四气节也是每个种田的人必然知道一件事情,这首歌曲也让没有种过田的朋友知道这二十四气节里面,每一个气节农民都在干什么。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歌背诵口诀如下: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的意思
前4句,每句包含六个节气,春夏秋冬。每一句取六个节气的其中一字而成。二十四节气名都是两个字,记住了节气歌,二十四节气便记住了一半。
以下列出二十四个节气:春季扒闷: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拓展知识
节气与气象的农谚(选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节气和气象有密切的关系,而农谚是历代老农乡贤根据气象观测和耕作经验的总结。虽然不能一一应验,但也有较大的可靠性,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立春节日露,秋来水满路。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正月动雷雷转雪,二月动雷雨勿歇,三月动雷田开裂,四月动雷秧打结。
春雾霜,夏雾雷,秋雾雨,冬雾风。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前后,植树插柳。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惊蛰种麦堆满仓,清明种麦一把糠。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春分一到昼夜平,耕田保墒要先行。春分早,立夏迟,清明种田正当时。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清明有雨麦子壮,小满有雨麦头齐。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不见风,麻豆好收成。谷雨雨不休,桑叶好饲牛;谷雨天气晴,养蚕娘子要上绳。立夏晴,蓑衣满田塍;立夏落,蓑衣挂檐下。
立夏东南风,四十五天张渔网。小满前后,种瓜点豆。小满满,芒种灌。小满晴,麦穗响铃铃。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麦开镰。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芒种日下雨,不是干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
雨落小暑头,干死黄秧渴死牛。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夏至十日麦秆青,小暑不割麦自亡。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西北风,十风铃子九个空。端午夏至连,高山好种田。初伏有雨,伏伏有雨。过伏不种秋,种秋也不收。蔽扮三伏有雨秋苗壮,三九有雪麦苗强。
小暑热,果豆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小暑起燥风,日夜好天空。小暑一滴雨,遍地是黄金。朝立秋,凉飕飕;暮立秋,热到冬。六月立秋秋后种,七月立秋秋前种。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白露晴三日,砻糠变白米。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寒露一到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寒露蚕豆霜降麦,种了小麦种大麦。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半冬干。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小雪下麦麦芒种,大雪下麦勿中用。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冬至多风,寒冷年丰。冬至天晴明,冬后霜多晚禾宜。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寒潮过后天转晴,一朝西风有霜成。
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除夕地泥泞。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初一落初三散,初三落月半。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顶看初三,下看十八。立春落雨至清明。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早春晚播田。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南夏北,无水磨墨。
二月二打雷,稻尾较重锤。雨打五更日晒水。一点雨一个灯,落到明朝也不春并弯晴。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有大收。三月死鱼鳅,六月风拍稻。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西北雨,落不过田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敢放。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六一九,无风水也哮。七一雷,一雷九台来。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立秋无雨最堪悲,万物从来只半收。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北闪当面射,南闪闪三夜。雷打秋,冬半收。好中秋,好晚稻。快雨快晴。重阳无雨一冬晴。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冬至天阴无日色。十二月南风现报。大寒不寒,人马不安。晨雾罩不开,戴笠披水衣。送神风,接神雨。
本文来自作者[晨辉煌]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61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晨辉煌”
本文概览:农民顺口溜二十四节气歌叫《二十四节令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
文章不错《农民顺口溜二十四节气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