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_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人想起一句俗语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

出处《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全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作者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而看不清四周的全景。

抒发了作者登山后的感受。从而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第一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第二,许多的人做事往往是“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

本文来自作者[夜春]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6695.html

(18)
夜春的头像夜春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夜春的头像
    夜春 2025年09月29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夜春”

  • 夜春
    夜春 2025年09月29日

    本文概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人想起一句俗语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出自《旧唐书·元行...

  • 夜春
    用户092901 2025年09月29日

    文章不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_1》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