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香(学名:SyringaoblataLindl.var.albaRehder):为紫丁香(Syringaoblata)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片较小,基部通常为截形、圆楔形至近圆形,或近心形。花期4-5月。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常植于庭园观赏。还可以用作鲜切花。泞面有疏生绒毛,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
白丁香为紫丁香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较小,叶面有疏生绒毛,花为白色。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高4-5米。叶片纸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肾脏形,有微柔毛,先端锐尖。花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花期4-5月。
原种(紫丁香)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厘米,宽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20)厘米,宽3-7(-10)厘米;花梗长0.5-3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厘米,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毫米,宽3-5毫米,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处。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2)厘米,宽4-8毫米,先端长渐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中药有很多种类型,有比较常见的植物药,还有动物药以及矿物药等等,而植物药还会根据入药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有的植物药是根茎叶部分入药,有的是种子入药,有的是花朵入药,暴马丁香就是树皮入药。那么,一般暴马丁香有什么功效呢?
中药名暴马丁香baomadingxiang
别名暴马子皮、白丁香。
英文名SyringaeCortex
来源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e(Blume.)Haravar.mandshurica(Maxim.)Hara的树皮。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树皮暗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椭圆形,外凸。单叶对生,叶柄长约l厘米;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5~12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或呈尾状,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淡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脉明显突起。夏季开白色花,多花形成疏大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小花梗长1—2毫米;萼钟状,4裂;花冠4裂,管部较萼略长;雄蕊2,花丝较花冠裂片约长2倍,伸出花冠外。蒴果长圆形,长约2.3厘米,常有小瘤突,熟时2裂;种子每室2粒,周围具纸质翅。
产地分布生于河岸、林缘及针阔叶混交林内。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剥取树皮,晒干。
药材性状槽状或卷筒状,长短不一,厚2~4毫米,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表皮粗糙,有横纹,皮孔椭圆形,暗**;内表面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以皮厚、味苦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25~50克。治疗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水肿。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鞣质及甾体类物质。经动物试验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本品全皮和内皮水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明显毒性。
使用禁忌暂无。
中草药泡茶
1、菊花
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菊花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养肝降火的作用,能够缓解口苦、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平肝火最好选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
我们可以取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各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2、薄荷
薄荷有疏泄肝火的作用,帮助纾解因肝火太旺所引起的情绪暴躁问题。用薄荷泡茶喝,有疏风清热、降低肝火的作用,而且薄荷茶有清凉感,是清热、解毒、利尿的良药。值得注意的是,薄荷并不适合产妇及小婴儿使用,应尽量避免。
科学家还推荐将薄荷茶袋装于杯中,放入煮沸的水中,过15分钟,在精油不蒸发时喝下,这样辅助治疗胃不舒服效果更好。
3、莲芯
莲芯即莲子心,又称莲薏、苦薏、莲心,最早见于唐末的《食性本草》中,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莲成熟种子中的干燥胚芽。秋季采收莲子时,将莲子剥开,取出绿色胚(莲心),晒干。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之功效。
推荐莲芯夏枯草饮。莲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后代茶饮。莲心能够清热除烦,夏枯草具有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心烦发热、眩晕头痛症。
4、夏枯草
夏枯草是广东民间夏暑天常用于食疗的中药,属清热泻火类药材。中医认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高血压和乳腺增生症等。
想要清肝火,可取夏枯草12克,桑叶、菊花各10克。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本文来自作者[宫晓芳]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673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宫晓芳”
本文概览:白丁香(学名:SyringaoblataLindl.var.albaRehder):为紫丁香(Syringaoblata)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片较小,基部通常为截形、圆...
文章不错《中药白丁香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