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诸侯的人物介绍:周幽王,褒姒。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bai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是公元前8世纪周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他当政的时候昏庸无道,不管理国家,整天在后宫和美人嬉戏。周幽王特别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什么都满足她,可是褒姒却总是不高兴,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来逗褒姒,想让她笑一笑,可是,他越是想让褒姒笑,褒姒越是沉着脸,故意不笑。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外面游玩,他们到了骊山烽火台。周幽王向褒姒解释烽火台的用处,告诉她这是传报战争消息的建筑。那时候,从边疆到国都,每隔一定距离修一个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驻守,当敌人侵犯边境的时候,烽火台上的驻兵立刻点燃烽火,向相邻的烽火台报警,这样一路传递下去,边境发生的情况很快就能传到京城。而一旦国都受到威胁,骊山的烽火台也点燃烽火,向附属于周朝的诸侯国传递消息,诸侯国就会立刻派兵来援助。
褒姒听了周幽王的话后,不相信在这样一个高土堆上点把火,就能召来千里之外的救兵。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各地的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
可是当各路诸侯匆忙赶到骊山脚下时,却看见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根本就没有什么敌人,才知道自己被国王愚弄了。诸侯们不敢发脾气,只能悻悻地率领军队返回。褒姒看到平时气度不凡的诸侯们,被戏耍后都是一脸的狼狈相,觉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见宠爱的妃子终于笑了,心里痛快极了。
等诸侯王都退走了以后,周幽王又让士兵再点燃烽火,诸侯们又急匆匆地带着军队赶来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见诸侯们又上当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这样,周幽王反复点烽火,戏弄诸侯。最后,当烽火再点燃时,已经没有一位诸侯再上当了。
过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为皇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为了达到目的,他废掉了皇后和太子。皇后的父亲是申国的国王,听到自己的女儿被废,非常生气,立刻联络别的国家,发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赶紧下令点燃烽火,召唤诸侯。
可是诸侯们已经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凭烽火不断,就是没有一个诸侯前来救援。很快,周朝的国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杀死,褒姒被抓走,周朝灭亡了。
1、褒姒:
周幽王废了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带其子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褒姒冷若冰霜,虽然当上王后,儿子伯服也被立为太子,但她却很少有笑容。
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周幽王纳了虢石父之议,举烽火召集诸侯于骊山前(陕西临潼),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饮酒作乐,只好狼狈地退走,褒姒终于开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
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络鄫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以及犬戎入寇,大举进攻镐京,此时周幽王正与褒姒纵情*乐、吃喝玩乐,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后来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戎兵杀周幽王、伯服和郑伯友于戏(今陕西临潼东),虏走褒姒。
褒姒被掳后自缢而亡,故《诗经·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长舌妇”这一俗语最初也是仅指褒姒。一首讽刺周幽王只知道宠幸褒姒,却斥逐贤良的诗《诗经·大雅·瞻卬》中有几句讽刺褒姒“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此句意思是有个妇人长了长舌头,这是祸根。大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这个妇人制造的。从这首诗发源,“长舌妇”这一俗语开始流传。
2、妲己:
根据《国语》、《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的女儿,在帝辛征伐有苏氏后,有苏氏把她嫁给帝辛为妃并深得帝辛喜爱,立为王后。帝辛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
根据正史记载,妲己以美色获得帝辛的专宠,并把她视为使商朝灭亡的元凶,帝辛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
酒池肉林乃帝辛为博她欢颜而创,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
大臣比干在帝辛面前谏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她怂恿帝辛,残酷将比干剖心而死。
周武王指帝辛残忍无道、祸国殃民,才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趁帝辛把主力派去讨伐蛮族时发动诸侯偷袭朝歌,一举灭商,帝辛逃到鹿台自焚,妲己被俘,押往刑场斩首示众。
3、妺喜:
妺喜(“妺”念mò),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喜姓,有施氏国君之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宠妃。
根据《国语》记载,夏桀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今湖北省恩施市)。有施氏国君献出牛羊、马匹、美女,还有自己的女儿妺喜,向夏桀求和。而妺喜受到桀的宠爱,种下夏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竹书纪年》则提及妺喜早年与伊尹有交往,为伊尹派到夏朝王宫的间谍,促使夏朝灭亡,帮助建立商朝。
根据部分古籍,妺喜貌美,夏桀一见妺喜,惊为天人,十分宠爱。她喜作男装打扮,佩剑带冠,参与朝政,在汉代人眼中是薄德的表现。桀常不顾礼法把妺喜放在膝上,并听从她所言。
从此夏桀和妺喜,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不理朝政。妺喜爱听撕裂绢帛的声音,桀为讨好她,把大量绢帛撕碎,又造倾宫,筑瑶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以此作为离宫。
4、骊姬:
骊姬,为春秋时代女性,骊戎国君之女,后被晋献公掳去,因姿色艳美,而成为宠姬,不久怀孕,骊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齐,同时作为陪嫁的骊姬之妹,也随骊姬来到晋国,为晋献公生下了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但又与优施通奸,并合谋排挤申生,改立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而害死齐姜所生的太子申生,使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即是所谓骊姬之乱。晋献公死后,权臣里克杀了奚齐、卓子、骊姬。
扩展资料:
1、褒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2、妲己,有苏氏部落族人,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人,己姓,字妲。父不详(《封神演义》中为冀州侯苏护),又称“苏妲己”。商王帝辛(受德)妃子。
妲己是帝辛征伐有苏氏部落时带回的战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欢心,从此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后武王伐纣,将妲己杀死,妲己去世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3、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
4、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大妖姬本文来自作者[环凌硕]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723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环凌硕”
本文概览:戏诸侯的人物介绍:周幽王,褒姒。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bai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
文章不错《戏诸侯的人物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