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种类

物种名称:白鲸

中文俗名:贝鲁卡鲸、海金丝雀

英文俗名:Beluga Whale

学 名:Delphinapterus leucas

生物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科: 一角鲸科 Monodontidae

属: 白鲸属 Delphinapterus?

种: 白鲸 D. leucas

大小:白鲸一般出生时身长1.5 - 1.6米,重80 - 100公斤。

白鲸的雄性成体最大可长达4.2 - 4.9米,重达1,100 - 1600公斤,而雌性成体最大可长达3.9 - 4.3米,重达700 - 1,200公斤。白鲸一般的寿命至少有25年,长则可达50年以上。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鲸大致呈环北极区分布,主要集中于北纬50度至80度之间。白鲸有高度的恋出生地性(philopatry),会有每年回到当初母鲸生产的地方的习性,在雌鲸身上尤其明显。到了秋季,白鲸因为浮冰层扩张的关系会远离海湾与河口,冬季主要在冰层边缘或仅有少量浮冰的开阔海域形成大群体。它们无论是在容易搁浅的河口,或是中深层海域的海沟皆能自在游泳,估计可潜至800公尺深处。

编辑本段外型特征

白鲸的身体中央横断面大致呈圆型,往两端逐渐变细,当它们在觅食时,其躯干尤其显得肥胖圆润。白鲸的头部与其他鲸目动物大不相同,额隆(melon)极为鼓起而突出,曾有一学者形容为“充满温暖油脂的气球”(a balloon filled with warm lard)。白鲸可以自由改变额隆的形状,推测可能是藉着移动内部气窦(sinus)的空气来产生形状上的变化。因为它们的颈椎愈合程度比其他鲸目动物来得低,所以能以较大的幅度转动头部或点头。嘴短而宽,不像许多海豚一般有突出的嘴喙(beak),嘴部可产生皱摺。腹部与侧面凹凸不平,内部充满脂肪。不具背鳍,但在背鳍的位置有狭窄的背部隆起。胸鳍宽阔,大型雄鲸的胸鳍尖端上翘。尾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得华美,成年雄鲸在后缘有明显如凸面镜般的凸起。上、下颚各有八至九似钉状的牙齿,但年老个体有时会磨损至隐没于牙根之下

年轻白鲸浑身呈灰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转淡,最终除了背脊与胸、尾鳍边缘有暗色沉积外,全身皆为白色。成鲸的白色皮肤有时会在夏季发情时带有淡**色调,但在蜕皮(molt)后即消失。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白鲸具高度群居性,会形成个体间联系极为紧密的群体,通常由同一性别与年龄层的白鲸所组成,另外也有规模较小的母子对白鲸族群。没有猎人或天敌威胁时,在河口三角洲水域白鲸可聚集达数千头以上。白鲸能发出多种变化多端的声音,包括旋转的颤音、嘎嘎叫、似钟声、尖锐的啪啪声(可能由拍击颚部所产生) 、与近似推动生锈门板的声音。一位早期的鲸类学者Bill Schevill曾如此描述它们:“高音的共鸣哨声与尖叫,多变的滴答声与咯咯声,让人联想到一队交响乐队,有时又有如猫叫或小鸟的啁啾声。”它们的声音有时会让人误以为远方有一群小孩在叫嚣。对野生白鲸而言,最大的天敌是虎鲸与北极熊,也包括人类。北极熊会快速地跑到白鲸受困于冰层的地区,以其强力的前掌给予重击后再把它们拖到冰上食用。白鲸是相当好奇的动物,常会浮窥(spyhopping)与鲸尾击浪(lobtailing),但似乎从不跃身击浪(breaching)。充满雾气的喷气(blow)低矮而不明显。

食性

白鲸的食性随地区与季节性猎物的数量而有不同。检测各地区族群的胃内容物发现,白鲸会食用各种生物,包括鱼类(鲑鱼、鳕鱼、鲱鱼等)、头足类(鱿鱼、章鱼等)、甲壳类(虾、蟹)、海虫、甚至大型浮游生物在内。不过他们可不像虎鲸那么凶残。它们几乎都在海床附近觅食,深度至少达300公尺以上。白鲸具摺皱的嘴唇在觅食时可产生吸力,也能对海洋世界的观众喷水。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期会随所处地区而有不同。普遍来说,受孕多发生于冬末或夏季,阿拉斯加(Alaska)族群为二月底至四月初;东加拿大与西格陵兰(Greenland)族群为五月。据可信的统计资料显示,怀孕期可能自不满一年至14.5个月之久。白鲸的哺育期长达两年,之后仍会待在母亲身边相当长的时间。生殖间隔平均约为三年。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虽然现今北极地区仍有100,000头以上的白鲸,但过去它们的数量比现在要多得更多,在商业捕鲸灭绝部分族群之前。今日数量最多的地方包括波福海(Beaufort Sea),约40,000头;加拿大东部的高纬地区,约28,000头;哈德逊湾西部,约25,000头;与白令海(Bering Sea)东部。上述四个地区虽然仍有当地居民的捕猎,但其数量大致仍保持稳定。相较之下,其他族群已面临危险且仍遭猎杀,这些地区包含Cook Inlet、Ungava Bay、以及巴芬岛(Buffin Island)东南部分与西格陵兰。生活于圣劳伦斯河族群体内有高污染物的积累,罹癌率也高,部分过去为重要白鲸集散地的河口三角洲,现今为乘快艇的猎人所占据,已不再能支持大族群的分布。为了白鲸的保护,大多数地区都已有严格的捕猎管制。

编辑本段保护等级

华盛顿公约组织认定为CITES附录二的等级,全球白鲸的数量只有十万头,被认为目前日渐递减的物种。

白鲸是鲸鱼的一种,别称贝鲁卡鲸、海金丝雀等,为一角鲸科白鲸属海洋哺乳动物,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潜水能力相当强,对于北极的浮冰环境有很好的适应力,世界上绝大多数白鲸生活在欧洲、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的海域中,下面来看一看白鲸的资料有哪些吧!

关于白鲸的资料介绍

一、白鲸的形态特征白鲸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与其他鲸类相比惟一明显不同的是当夏季皮肤呈淡**的色调时可以蜕换。成熟的白鲸整个躯体会呈现独特的白色,头部在比例上显小,上有额隆,喷气孔后有轮廓清晰的褶皱,躯体表面常布疤痕,也可能有褶皱与脂肪褶层,背脊取代背鳍,位于上部中后位置,尾鳍后缘或呈暗棕色,中央缺刻明显,尾叶外突随年龄增长愈加明显。颈部可自由活动,能够点头及转头,胸鳍宽阔呈刮刀状,活动自如,唇线宽,雄性胸鳍上弯,随年龄增长愈加明显。

二、白鲸的群居习性白鲸是群居动物,成百上千头的白鲸会结成群体,鲸群组成方式尚不确定,似乎年龄和性别在组群中起主导作用,当白鲸群进入河口迁徙目的地时显得十分兴奋,虽然已经进行了长距离迁徙,但似乎一点儿都不觉得累,除了用不同的歌喉不停地“交流”之外,还用自己宽大的尾叶突戏水,将身体半露出水面,姿态十分美丽。

三、白鲸的迁徙习性每年7月成千上万头白鲸从北极地区出发,开始它们的夏季迁徙,少则几只,多则几万只,浩洁荡荡游向目的地,一路上一边悠闲游玩,一边不停地表演。迁徙目的地大都集中在纬度靠北的地方,不过有些调皮的白鲸似乎有离群独立漫游的癖好,有时白鲸会独自南下,游上几百公里,在黑龙江口、苏格兰福斯河口或莱茵河中露出尊容,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

四、白鲸的摄食习性白鲸会享用各种猎物,包括胡瓜鱼、比目鱼、杜父鱼、鲑鱼和鳕鱼,也食用无脊椎动物,如蟹、虾、蛤蚌、蠕虫、章鱼、鱿鱼以及其它海洋底栖生物,由于没有太多的锋利大牙咬食猎物,它们一般把食物整个吸入口中,所以猎物不能太大,否则有可能被噎住。

五、白鲸的生物天敌已知的天敌是虎鲸与北极熊,北极熊以攻击海豹的方式攻击白鲸,一般等待在白鲸受困冰层的出气口周围,以其强有力的前掌给予重击后,再把它们拖到冰面上食用。虎鲸8月左右到来,白鲸通常能辨别出它们的声音,另外虎鲸突出的鳍肢阻碍了自身在冰层中的灵活移动,所以虎鲸攻击白鲸的方式有所不同。

六、白鲸的繁殖习性白鲸雄鲸7~9年,雌鲸4~7年发育成熟,生殖间隔2~3年,雌鲸二十出头停止生育,繁殖季一般在2月末到4月初,妊娠期持续14个月,不过也可能有胚胎延迟着床的现象,幼兽在5~7月的夏日诞生,初生仔鲸全身暗灰色。雌鲸分娩时,有护卫鲸群在周围巡视,分娩完成后,鲸群主力撤离,仅留下年轻的育幼雌鲸,育幼地一般选在水温10℃左右,靠近河流的水域,这对仔鲸很重要,因为它们没有成年鲸那样多的御寒鲸脂,仔鲸被两个成年雌鲸护在中间,由雌鲸顺水流拖着游动,白鲸哺乳期1.5~2年。

以上就是关于小白白鲸的资料介绍,白鲸在鲸鱼中属于比较罕见的品种,虽然白鲸外表看起来单纯可爱,但是却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它的食性很杂,在海洋中大多数鱼类以及爬行类动物都能食用。另外,白鲸是一种群居性的迁徙动物,在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敌有虎鲸与北极熊。

本文来自作者[南翠]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7556.html

(11)
南翠的头像南翠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南翠的头像
    南翠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南翠”

  • 南翠
    南翠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物种名称:白鲸 中文俗名:贝鲁卡鲸、海金丝雀 英文俗名:Beluga Whale 学 名:Delphinapterus leucas 生物分类: 界: 动物界...

  • 南翠
    用户100305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白鲸的种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