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二胡入门指法
自学二胡入门指法,现在很多的人都会学习乐器来当做是兴趣爱好,但是有些乐器想要入门还是很难的,因为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很难找到门道,那么以下是关于自学二胡入门指法。
自学二胡入门指法1手型:
学习二胡,首先强调的是手型。左手运指手型就是手指按弦时手腕和手指各关节的摆放姿势,手型的正确与否是标准按弦动作及运指变化的前提。一般标准的手型是:
1、练习时首先左手虎口张开,拇指关节自然顺直,琴杆放置于虎口处,按弦手指、手腕及各指关节隆起呈半握拳状,指尖在琴弦上依次排列,食指按音点与虎口持琴点相对约在一个水平线上
2、一般情况下,手指为了适应琴弦上下直线的角度排列食指关节的弯曲程度最大,以下手指均次之。保持手型正确的要点在于掌心呈悬空状,掌心犹如握一个乒乓球。
3、最常见的问题是拇指指关节紧缩,虎口紧夹琴杆,或掌关节塌陷,手指紧紧按琴弦,这都影响了左手的发挥,使左手过于紧张,手指动作失去弹性。
4、一般手型也因人而异,手大或手小的人掌心拱起的弧度并不一致,手小的人,虎口要适当下压,以拉开指距距离。
按弦:
按弦是二胡运指最关键的,按弦方法是以指根关节为主,手指做抬起落下的按弦动作,均匀而有弹性。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要明确手指按弦位置:左手指按弦的位置一般在手指指尖与指面之间肌肉最丰满处,这样按弦手指抬落灵活,指端滑弦、揉弦都很方便,适合各种各样的演奏技巧。
2、要注意按弦动作,按弦动作是手指抬与落的结合。错误的按弦,一般理解为手指按弦是单纯向下的动作,很容易理解为手指向下直抠琴弦,这样容易造成手指僵硬,按弦紧张,学习揉弦和换把更加困难。
3、实际正确的按弦是自指根关节至指端的抬起和落下的惯性动作,掌握了这个惯性动作,手指触弦轻盈敏捷,弹性灵活。所以人们称按弦为触弦,触弦就是一触即发、一触即松,这就体现出手指接触琴弦一瞬间的弹力集中。
4、要明确手指是如何用力的,手指按弦的力量也称为指力,指力是和按弦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力的关键在于紧与松,即手指在抬落中向琴弦一紧一松施力,这种力量源于大小臂,通过虎口的持琴点、掌关节支点以及指肚触弦点的支撑,将臂力作用到琴弦上,传导贯通之力。所以并不是手指局部的动作向琴弦施加压力。
二胡颤音的演奏技巧
颤音是指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
如果我们在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作揉弦状态,但并不揉弦,而是利用揉弦时腕关节那匀称的抑扬动作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这种按音效果就叫“颤音”。
颤音的时值较长,因而可以表现一种宽广、辽阔之感。不过,在初练额音时,两个交替出现的音往往会奏得不均匀,并且还不能坚持奏完,这主要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能力还不强的缘固,所以,训练颤音技巧较好先从时值较短的颤音音符着手。
颤音跟揉弦一样丰富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三度颤音等,这些颤音能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二胡其他演奏技巧
滑音: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从滑动的范围来讲,有换把滑音和原把位滑音。从滑动的幅度来讲,有大滑音(大三度以上)和小滑音(小三度);
从滑动的方向来讲,有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和下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从滑动的时间来讲,有先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前)和后滑音(滑音出现在本音之后);从滑动的力度来讲,有倚音滑音和连结滑音。从滑音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装饰性滑音和连结性滑音两大类。
①先滑音
先滑音就是先由倚音滑向本音的滑音,它突出强调本音。先滑音又分上下滑音两种。
②后滑音
出现在本音后面的滑音就叫后滑音。后滑音即由本音滑向倚音,整个滑动过程跟先滑音恰好相反。后滑音同样有上下滑音之分。一般是以箭头符号表示。
③连结滑音
连结滑音也称连线滑音,它是一种常见的滑音,其符号是在连运弓符号的右端再加一箭头。在奏法上是以某一按指用均衡的力度将连线内的音连结起来,听起来衔接紧凑,使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换把中经常使用的“滑指换把”,也与连结滑音相似,不过特色不如连结滑音那样浓郁罢了。
④转滑音
转滑音是效果较突出的装饰性滑音。它的符号为“w”,一般记在音符的'上面。
转滑音是在本音下方的二度音程内回转,所以有人把这种滑音具体的称作“下回转滑音”。另外还有一种“上回转滑音”,在蒙簇民歌中比较常见。
它的符号为“ ̄”,在奏法上除“回转”的方向与下回转滑音相反外,在“回转”的力度、范围和时间上则完全相同。这里需指出的是不论“上回转滑音”或“下回转滑音”,它们“回转”的音程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来说转滑音的活动范围在本音上下二度,很少有超过小三度的。
运用滑音注意事项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是变化多端的,它往往根据乐曲的感情需要和风格特点来灵活掌握。滑音的运用还能反映出各地的音乐特点。例如河南坠子、广东音乐、云南花灯、江南丝竹等乐种使用的滑音就是本乐种的鲜明特征之一。贵州苗族民歌与湖南苗族民歌滑音的风格也大不一样。
运用滑音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滑音。如果是带装饰性的,要掌握到宾主分明的效果,运弓和运指应该是装饰音轻,本音重。装饰音到本音之间要过渡得自然;如果是属连结性的,要浑然一体,天在无缝。
奏滑音的手指是随着手腕上下的动作而移动的。如果单纯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动,这样的动作不敏捷,力度不易控制,滑音的效果也较生硬。
2、奏滑音一般来说是不容许换弓换弦的。
3、奏滑音最要紧的是必须用得恰当。如果不頋乐曲风格和感情需要,硬塞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滑音,就会使整个曲调变得油腔滑调,歪曲了乐曲的内容,破坏了乐曲的风格特点。
自学二胡入门指法2二胡按弦的方式
1、按弦的力度应恰到好处
演奏时手指按琴弦按得太松会使声音发虚和失真,逐渐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得纯净、优美的声音,如再继续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就会使手指出现紧张并使二胡的发音质量变坏。
这样不但影响二胡的发音,而且还会给左手的换把、揉弦等左手技术的发展带来困难。演奏者应当力求用能获得纯净、优美声音的最小限度的手指压力来按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二胡上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来。
如果按弦时过分地使手指用力敲击琴弦,那么正是由于这个敲击的动作使指尖对琴弦产生一种僵硬的压力,从而影响了琴弦充分自如的振动,因而在二胡上就发出质量不好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发木的、软弱的、发散的和缺乏弹性的。
2、发挥指根关节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手指尖在触弦时既自然灵巧而又富有弹性呢?当然我们不能采用靠手指本身用力压弦的方法,因为手指尖是我们全身最弱的部位。指尖是负担不起这强加给它们的任务的。
这个任务应由指根关节来承担。当我们在按弦时应先由指根关节将手指抬起,然后靠指根关节的动作将手指轻松自然地落到琴弦上,这时指尖与琴弦的接触是轻松的、灵活的和富有弹性的。采用这种方法按弦,我们就能在演奏时很容易地获得由琴弦充分自如振动而产生的乐音。
这里,手指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自然起落的力源感觉离指尖越远就越容易保证指尖与琴弦的良好接触,也就越容易演奏出纯净、优美的声音。由于我们在手指按弦时克服了手指对琴弦过分的强制性的压力,因此我们就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使基音和其泛音得到自由的和有规则振动的优美声音。
许多二胡演奏者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按弦方法,即用指尖死压琴弦,因而在他们的指尖上都长出了老茧。采用这种费力的按弦方法是绝对演奏不出优美的声音来的,即使你有最好的右手运弓技术也不可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来。
一位好的二胡演奏家,他的演奏必定是既简单而又不费力的。在二胡演奏中左手沿琴杆上下的运动和左手手指在琴弦上的起落动作都必须非常轻松自如,手和手指不能对琴杆和琴弦施加任何僵硬的压力。这对二胡的发音是极为重要的。
靠指根关节的动作来按弦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说是很有效果的,而在用小指按弦时问题就并不那么简单。由于小指比其它几个手指更弱,所以我们很容易用小指本身的紧张来取代指根关节的作用,往往使小指变得僵硬,这时在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必然是软弱的、没有弹性的。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将小指自然下落的力源感觉移到更远的地方,移到腕关节处,然后应用杠杆平衡的原理通过腕关节的动作自然地将小指落到琴弦上,使小指的触弦变得轻松自然而富有弹性。这样,我们在用小指按弦时就能象其它几个手指一样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3、手指尖触弦的部位及内、外弦按弦的要求:
前面谈了演奏二胡按弦时手指尖触弦要轻松、灵活而富有弹性,并特别要求演奏者在按弦时要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来使手指在琴弦上轻松自如地起落。下面想具体地来讨论一下手指尖触弦的部位及内、外弦按弦的要求。
为了让手指尖非常有弹性地按到琴弦上,要求手指斜按在弦上,指尖与琴弦的接触点在指尖肚偏上部份。这样,手指骨不直接对准琴弦,更能使指尖触弦轻松、灵活而富有弹性,更有利于在演奏中使琴弦充分自如地振动。二胡的两根弦由千金使他们几乎并在一起
但实际上由于琴马的关系两根弦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间距的,尤其是越到高把位琴弦间的间距就越来越宽,由于两根琴弦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所以为了使得手指在按弦时指尖与内、外弦的接触点保持一致,在手指按内、外弦时持琴的姿势就必须作适当的调整。在上把位按外弦持琴时,左手虎口底部稍稍离开琴杆
食指指根关节里侧处轻轻靠在琴杆外侧上,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里侧处轻轻靠在琴杆内侧上,这样的持琴能保证按弦的手指的指尖肚偏上部分与外弦轻轻地接触。在上把位按内弦持琴时,左手虎口底部应与琴杆微微接触
食指指根关节里侧处仍轻轻靠在琴杆外侧上,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里侧处也轻轻靠在琴杆内侧上,这样就能保证按弦的手指的指尖肚偏上部分与内弦轻轻地接触。
在二胡演奏中,演奏者如能做到上面所要求的那样来按弦,并保持左手臂、手腕、手和手指的放松,保持手指尖触弦的正确、灵敏和富有弹性,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也就不会十分困难了。
4、自然放松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匈牙利女小提琴教育家卡托·哈瓦斯 (Kato Havas)在《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一书中指出:“事实一再向我们证明,好听的声音是和个性、才能没有关系的,它不是多年来艰苦练习的结果,只不过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而已。”所以要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的声音,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运弓方法和按弦方法
在必要的时刻将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当然这种压力应该是一种柔和的、有弹性的、活的压力,任何僵硬的、没有弹性的、死的压力都会使琴弦发生错误的、不规则的振动,很难发出好听的声音。不光是运弓时使用了不正确的压力会毁坏二胡的发音,就是左手手指在按弦时同样也存在着一个怎样正确地用力的问题。
卡托·哈瓦斯(Kato Havas)在《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一书中指出:“错误的运弓可以毁坏世界上最好的左手技术。”“正是在我们的手指尖和琴弦接触的时候,有关音质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就产生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二胡演奏中左、右手的自然、放松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美国著名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里德曼(Erick Friedman)在谈到亚沙·海菲兹(Jascha Heifetz)演奏小提琴的情况时说“他的手放松得象一个芭蕾舞演员在空中飞。
我一直感到如果我站得离他太近,呼吸太重的话,我真能把他的琴和弓从他手中吹掉。”可见演奏乐器时需要多么的放松。
自学二胡入门指法31、注意音准。常见的问题是以牺牲音准来满足速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音准第一, 速度第二。 先放慢速度练习,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2、注意指序。要严格按照练习曲和乐曲上的指法练习,要做一些指序练习,要有正确的指序。 一旦错误的指序养成了习惯, 改起来就难。
3、注意运弓的平稳。多练慢弓。 常见的问题是,欣赏快弓,上来就练快弓, 结果是慢弓发虚, 快弓拖泥带水。慢弓是基础,要注意手腕的动作,运弓的姿态,体会手腕,小臂和肩部之间的协调和运弓时的感觉。慢弓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初学时不要盲目模仿演奏家们那些潇洒的挥洒自如的运弓姿态,那要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到。
4、练快弓要由慢到快。要注意颗粒性,音头要干净饱满。常见的问题是一味求快,拖泥带水,求量不求质。
5、要多拉练习曲。初学阶段主要是学“技”,而不是学“艺”。拉练习曲对“技”的进步作用更大。常见的问题是耐不住寂寞,老想拉点曲子自我欣赏一下。初学时可以少量拉一些旋律简单,指法和弓法都简单的乐曲。这个阶段乐感的培养主要靠听, 多听名家的演奏。 而不是靠拉。
6、要分项练习, 要分解难点。比如练揉弦的时候就不要掺杂换把。 要一项一项的练,每项都过关了以后再作综合练习。
零基础学二胡的步骤。
1、坐姿: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着地为标准。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眼应与眉同宽:两脚应平放干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
2、持弓: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詈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演奉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3、持琴及按弦: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时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枉,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堂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堂的运动为辅,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4、长弓: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时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此时,手腕应旱“内屈状态”。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手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再次转换成“中间状态”,以便开始下一个拉弓动作。
5、换弦:换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换弦和快速换弦,在快速换弦中又分为正向换弦和反向换弦,它们在动作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慢速换弦时,一般来讲要尽量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为主,而以手臂的动作为辅。在换弦过程中,通常要求弓手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弓子运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换弦而突然改变弓速。快速换弦因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无名指的主动运动来换弦,手指就会因负担过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匀。因此快速换弦的手指动作实际上都是由右手草它部位来带动的。快速换弦分正向和反向两种,先拉内弦,后推外弦称为正向换弦。在正向快速换弦中,手指的动作是由腕部来带动的。因此手腕的动作就要相对地主动而灵活。先拉外弦,后推内弦的快速换弦称头反向换弦。在反向快速换弦中,换弓的动作是中臂部来带动的。
6、分弓·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奉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八分音符的一种弓法,一般用中马部位来演奉,因为一音一弓的演奉带来了频数的换弓,所以换弓的技法在分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司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拉推弓的时值往往不同,运弓的长度也必然不同,但发音却要求一致,这就需要调整弓与弦的“压速比例”来做到这一点了。
7、快弓:在演奏快弓时,手和时要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即:拉弓时手向右运动,肘部却要向左运动:推弓时手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运动,它们运动的“轴心”是在小臂的中间部位。其手臂动作与“对着炉门扇扇子”的动作相似。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把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运动中,手腕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用,使快已的动作不致于僵硬。因此,既不可紧张,也不能过于松驰。快弓的贴弦度比起长弓和分弓来要大得多,而且这个贴弦度是需要始终保持的,就是说在换弓时,弓毛也要紧贴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声音头,这样的快弓才能具有颗粒性。8、颤弓:颤弓在演奏方法上与快弓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它也是将动作的“轴”放在小臂的中部,使时和腕成为平衡的两端;以大臂微微的紧张颤动,带动时部振抖,通过“轴”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也就带动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运动了。演奏好颤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紧张,以支撑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适当的紧张度,过于紧张会使发音僵硬,且不能持久;过于松垮又会使颤弓不易控制,发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对放松,做到上紧(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
9、顿弓:演奉外弦顿弓时,右手如同拧螺丝刀的动作,轻微敏捷地向左(拧松螺丝的方向)转一下这样拇指就会对弓杆施加一个力,同时中指也要向外顶一下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当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要立即停止运动,右手复原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不离开弦),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外弦的顿弓动作。演奏内弦顿弓时,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向内有弹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贴住内弦,同时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在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无名指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内弦的顿弓动作。在顿弓换弦时,弓子要始终保持平直运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动作来改变弓毛的贴弦方向,而不应该用弓子前后晃动,或上下点弓头的方法来帮助换弦。
10、抛弓:抛弓在演秦方法上一般是由两个部份组成的,它的第一部份是一个短促的跳音,以拉弓或堆弓开始均可,声音发出后手臂右旋,将弓子顺势提起:第二部份是当弓子下落至琴筒时,右手拇指与食指稍稍放松,中指和无名指乘势向下压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时配合与第一部份相反的弓向运动,这样受阻的弓子就会在琴筒和弦的反弹作用下急速地跳动出声,发出“得儿儿……”似的跳音。
11、换把:从一个把位向另一个把位运动称为换把。换把动作从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应以大譬为先动点向下运动;由高把位向低把位换把时,应以腕部为先动点向上运动,这与右手的运弓原理是一样的。在中、慢速换把时,大臂或腕部要有先行动作,以保证换把的连贯性;在快速换把时,臂、腕、手应呈整体运动,动作要敏捷、果断。
12、揉弦:揉弦的种类很多,凡是利用琴弦长度或张力持续变化产生音波的方法都可以叫做揉弦,其市滚揉是最基木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堂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滚揉是由两个动作过程来组成的,第一个过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关节伸直,以指面触弦,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低的音;第二个过程是:手掌下摆,使手指第一关节弯曲,触弦点滚至指尖部位,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高的音。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从而发出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波动的揉弦音。在滚揉时,动作的主动点应该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运动,而不可里外煽动。手腕是动作的一个“轴”,因此腕部千万不可僵硬。
13、滑音:常用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由较低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上滑音,由较高的音滑向本音称为下滑音,以三个手指联合运动奏出的滑音叫做垫指滑音,从本音开始滑向较低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称为回滑音。在演奏时左手负责滑音的快慢,右手负责滑音的浓淡,要特别注意发音员润、分寸恰当。
14、装饰音:装饰音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各种倚音和数音。写在音符左上方的称为前倚音,占本音音头的时值;写在右上方的称为后倚音,占本音音尾的时值。有二个小音符的叫做双倚音,有三个小音符的叫做一倚音,有三个以上小音符的叫做多倚音。演奏倚音一般要求演奏得轻巧而富有弹性。在动作上,左手手指要在堂指关节的运动下敏捷地抬指,击弦,触弦后讯速反弹离弦,切忌因手堂动作过大而使演奏显得笨拙。擞音又称单打音,它是打一下本音的上方音来装饰音头的,因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双倚音。
15、颤指音:颤指音是在演奏本音的同时,用手指连续快速地击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发出类似打花活的声音,其实际效果为三十二分音符的本音与上方音的交替重复。颤指音在演奏技法上与按指一样分抬指和击弦两个动作过程:按本音的手指保留在弦上,颤音的手指要自然弯曲,由左手掌指关节运动,使手指抬起,随即富有弹性地击弦;然后利用琴弦对手指的反弹力,使手指弹离琴弦,继而再一次击弦,如此快速往复,即是颤指音演奏的全过程。在演奏时,一定要以左手掌指关节的运动为主,让手指在大脑的控制下有意识地“击”弦,而不能是在手指紧张的状态下失控地“哆嗦”。
16、泛音:二胡的泛音分为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自然泛音即以千斤到琴码为全弦长,取其几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号为“。”,写在音符的上方。人工泛音是用一指实按某个音位,再以四指轻触泛音点,即以一指所按音位到琴码为全弦长,取其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段所奏出的泛音,符号为“◇”也写在音符的上方。在演奏泛音时,要做到“准、松、快”,即音位要准,贴弦要松,弓速要快。此外。在演奉高把位的泛音时,右手可将弓子压低些,使弓手的触弦点尽可能地靠近琴码,这样也有利干泛音的发音。
17、拨弦:二胡的拨弦奏法分左手勾弦、弹弦和右手的拨弦。左手以手指指面部位向里拨弦发声称为勾弦:左手用手指指甲部位向外拨弦称为弹弦。最常用的是右手拨弦,通常以拨内弦居多,其方法是:弓子离手,将弓杆放于右腿之上,并使弓毛自然地靠着外弦,在千斤与琴码下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用右手食指或中指的指面部位向左方拨动琴弦,同时还配以左手的按弦,以拨奏出曲调来。
本文来自作者[恨洁]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763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恨洁”
本文概览:自学二胡入门指法 自学二胡入门指法,现在很多的人都会学习乐器来当做是兴趣爱好,但是有些乐器想要入门还是很难的,因为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很...
文章不错《自学二胡入门指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