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谨防儿童误吸误食

如何挑选儿童玩具?这是新手爸爸妈妈们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有的 育儿 专家建议挑选促进孩子身心发育的“益智玩具”,有的 育儿 专家会建议挑选无甲醛、无重金属的“绿色玩具”,结合临床,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科医生们常见的三类“急诊玩具”。

1、最常见的“急诊玩具”——硬币。

作为名副其实的“吞金兽”,硬币一直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常年高居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异物榜首。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咽喉部保护性反射发育不完善,当孩子将硬币、坚果、玻璃珠、纽扣电池、玩具零部件等这种体积小,且形状圆顿的玩具含在嘴里时,孩子的咽喉部不能有效阻挡异物。这类异物如果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反复肺部感染,从而出现气促、发热、咳嗽等症状。若进入消化道,多可自行排出,但小部分可停留在消化道狭窄处,导致局部粘膜损伤或消化道梗阻,甚至破裂穿孔,从而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胸痛、腹痛、腹胀等症状。

2、最危险的“急诊玩具”——磁力珠。

磁力珠 又称巴克球,因为带有磁性,可根据孩子的想象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曾风靡一时。但由于磁力珠色彩鲜艳且形状圆润,很多孩子易将其当作糖豆吞下。与糖豆不同的是,这一颗小小的磁力珠磁力高达4000高斯(国际规定玩具磁力上限为50高斯)。这些磁力强大的磁力珠进入消化道后,磁力珠之间会相互吸引,导致胃肠道贴在一起进而缺血坏死,危及患儿生命。随着近年来相关医学科普的推广,磁力珠已慢慢淡出儿童玩具市场,但是仍可在一些益智玩具上看到磁铁的零部件,我们门诊、急诊中也会接诊各种把磁铁类零部件误吞下的患儿,这需要引起爸爸妈妈们的重视。

3、最意外的“急诊玩具”——筷子。

孩子们天生好奇心强,只要他们能够到的物品几乎都是他们的玩具,筷子作为最常见的生活日用品,也成了孩子们经常把玩的玩具之一。对于学龄前期的幼童而言,由于运动神经发育不完善,孩子们走路不稳易跌倒。此时,如果孩子们把筷子含在嘴里或拿在手里,筷子会通过跌倒时的对冲力从孩子脸部最柔软的地方(如眼睛、口腔上颚等)直接插入大脑,危及生命安全。实际上,类似筷子这种看似无害的“急诊玩具”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裤子上的拉链、玩偶身上的绳子、工具箱里的钳子螺丝等等。

从上述三类“急诊玩具”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生活中的日用品,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称为玩具。但正是这些意料之外的玩具,往往成为了家长们的监管盲区。所以,当我们在讨论该怎么挑选儿童玩具时,不能局限于狭义的玩具,而应该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思考,孩子们会将什么东西当作玩具,这类玩具在什么情况下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将“急诊玩具”拒之门外,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儿科 万露露 )

台南市1名7岁的小男孩,恒牙刚刚长出来不久,在和家人游戏的时候,不慎撞到椅子,造成下面的门牙掉出来,经过牙科急诊的紧急治疗,将脱落的门牙重新植回口中,成功保留脱落的牙齿,免于成为「无齿之徒」。

医师指出,幼童牙齿脱落应掌握黄金关键1小时。

奇美医学中心牙医部牙髓病科主治医师陈冠良指出,幼童遭外力撞伤脱落牙齿,应记得「找冲放送」4字诀,及时送医处理,让脱落牙齿有重新恢复机会;若是撞断恒齿,应将牙齿保存在清水中,以维持牙齿表面细胞的活性,增加伤口愈合的机会。

7至9岁 牙齿脱落危险族群

要注意的是,牙齿撞伤脱落最常发生在7岁到9岁的时候,由于这个时候小朋友的颚骨还在成长的过程,牙齿如果没有保留下来,容易造成牙齿周围骨头生长缺陷,牙龈萎缩,影响美观,千万不可轻忽。

牙齿脱落后立即处理的步骤:首先应尽快找寻掉落的牙齿,找到再用清水冲洗10秒钟后,可放进嘴巴中牙齿原来的位置,如果牙齿很脏,要赶快找寻保存牙齿的液体,按有效排名,依序为:鲜乳、自己的口水、生理食盐水及清水或矿泉水,再尽快送医处理,如果能在1个小时内放进保存液体中,牙齿存留的机会越高。

本文来自作者[依真]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bujiaoyu.com/xibu/7970.html

(12)
依真的头像依真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依真的头像
    依真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依真”

  • 依真
    依真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如何挑选儿童玩具?这是新手爸爸妈妈们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有的 育儿 专家建议挑选促进孩子身心发育的“益智玩具”,有的 育儿 专家会建议挑选无甲醛、无重金属的“绿色玩具...

  • 依真
    用户100302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危险!谨防儿童误吸误食》内容很有帮助